《<论语>导读》读书笔记
“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对中国人的影响非常深远,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元典”。
在学生时代,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学习过论语中的部分内容,然而仅靠部分只言片语,加之年代久远,部分文字与今天的使用习惯相去甚远,我们很难理解《论语》的精神内核,有些时候还会断章取义。
如今,重读鲍鹏山先生解读的《论语》,通过理性客观的解析,还原了更加真实的孔子,也对之前一知半解的“温故而知新”,“以直报怨”,“学而优则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原文摘录
P28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今译——孔子说: “能够温习旧知识,判断新事物,就可以做老师了。”
导读——孔子这里讲的是什么样的人才配做老师。我们一般理解,老师就是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并把它传授给学生的人。但在孔子看来,这还只是“温故”。真正的好老师,不仅要有知识,而且还要有头脑,有眼光,有对人间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力,要有见识。他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已有的知识,而且还要教给学生思想的方法和判断的价值标准。有了思想的方法和判断的标准,才能对这个世界层出不穷的事件做出正确的判断,才算是“知新”。只有既能温故,又能知新的人,才配做老师。
P34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今译——鲁哀公问孔子:“怎样做才能使百姓服从?”孔子答道:“举用正直的人,置于邪曲的人之上,百姓就会服从了;如果把邪曲的人,置于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会不服。”
导读——人民并不是服从权势,而是服从真理,服从正义。权势的压服并不能改变天赋的良知。哪怕我们不得不暂时屈服,我们心中仍然向往光明。这和法家如韩非,认为人民总是屈从权势而不是向慕正义(参见韩非《五蠹》)形成鲜明对比。哀公之问,立足于如何管制人民;孔子之答,立足于如何做好自己。哀公之问,是讨教使人民服从之方法;孔子之答,是讨还要人民服从之条件。“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是孔子赋予了人民不服从的权力。
P64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今译——孔子说:“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有资格、有能力)喜爱一个人,憎恶个人。”
导读——仁者爱正义,必恨不正义。不仁者未必恨不正义,也就未必爱正义。仁者的爱憎是公正的。所以,只有仁者才有资格爱,尤其是有资格恨。被仁者所爱的人,必有可贵可爱之处;被仁者所恨的人,亦必有可恨之处。不仁者的爱憎是私爱与私仇。所以,不仁者未必有真爱,但却常常有刻骨的恨。被不仁者爱的人,未必真可爱;被不仁者恨的人,更未必真可恨—恰恰相反,倒有可能是一个正直的人。仁者之于爱恨,有三个逻辑层次。第一,仁者有爱有恨,是为仁者的道德。无爱无恨是道德的麻木。第二,仁者能爱能恨,是为仁者的能力。仁者有能力区分善恶美丑并予以爱恨。第三,仁者必须表达自己的爱恨,是为仁者的责任。仁者的爱恨是这个世界激浊扬清的能量,不可或缺,仁者的爱,是对善的鼓励;仁者的恨,是对恶的制约。在仁者的爱恨里,世界上的善恶在此长彼消。
P123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今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起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的富与贵,对于我如同浮云。”
导读——真正幸福的生活都是简单、单纯的。物质的简朴正好减轻了精神的负担,使之轻松自如。那些愿意在简朴的物质条件中生活的人,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快乐与丰富。不义而富且贵——一个“不义”,做贼心虚和道德上的自责,会把我们的心境破坏殆尽。这一段说得极高尚而极美,极感性而极哲学。
P167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今译——孔子说:“百姓可以让他们听从指引而行事,却没办法做到让他们都明白为什么要这样。”
导读——很多人拿这一句话来指责孔子鼓吹愚民。首先,这是历史的局限性:那时代,教育不能普及,民智不可能大面积开发;政权不能开放,人民不可能大面积参政。在此情形之下,孔子有这样的言论,固然不必赞扬,也似乎不必上纲上线大加挞伐。《史记·滑稽列传》载西门豹言:“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史记·商君列传》:“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以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可见这类思想在那时的精英阶层中颇为流行。但是,孔子一生从事教育开启民智,显然不是主张愚民。屈原《离骚》:“众不可户说”,其中的“不可”二字,显然不是主观不愿意,而是客观情势不可能。孔子这句话,正可以这样理解。这不仅符合语法,也符合一直主张“有教无类”并终生“诲人不倦”深知开启民智之难的孔子的口吻和心情。
P309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今译——孔子说:“君子努力达到的境界有三条,我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老师说自己啊。”
导读——这三条君子努力实行的道理,是否孔子的“夫子自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几句话所包含的哲理:仁德的人因为关爱万物,所以不会有一己得失的忧愁;智慧的人因为洞察万物,所以不会有一物难通的迷惑;勇敢的人因为勇气充溢心胸,所以不会有什么畏怕。君子应当做到仁、智、勇,也就大致相当于我们后来提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P311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
今译——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才能),要担心自己没有才能。”
导读——为什么这样?因为,一、从逻辑先后上说,你必须先有才能,然后才可能让人了解;二、一个人,假如真有才能,迟早都会被人认识到,是真金子总会发光。所以,君子不要急于推销自己,而要耐心磨砺自己。
P314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今译——有人说:“用恩惠来报答仇怨,如何呢?”孔子说:“那用什么来报答恩惠呢?用公平正直来对待仇怨,用恩惠来报答恩惠。”
导读——关于如何报怨,有三种选择:第一,以怨报怨;第二,以德报怨;第三,以直报怨……可见,提倡“以德报怨”不但不能促进道德,反而要促退道德。所以,孔子提出了“以直报怨”的观点。用公正来对待仇怨。即使是坏人,他也应该得到公正的对待。既不特别宽恕他,也不过分报复他,让他得到他该得到的。
P348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今译——孔子说:“君子谋求道义不谋求衣食。(怕挨饿去)耕田,未必不挨饿;学习知识,则反而获得了俸禄。君子只担忧不能学到道,不担忧贫穷。”
导读——谋食者,器也;谋道者,道也。“君子不器”,岂能谋食?谋食虽然不下贱,却毕竟也不高尚。君子要担当道义,要忧国忧民,求田问舍,不亦下乎!此则对于今日之功利浮躁,以及教育之实用主义,尤有针对性。今日的教育,几乎完全变成了谋生的教育。其实,孔子说得对:一切为了谋生,还真的未必能谋生;不汲汲于富贵者,反倒有可能成就事业,到那时,谋生也就不成问题了。
P368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今译——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经过学习然后知道的,是次一等;实践中遇到问题然后再学习,是再次一等;遇到不懂的问题还不学习,这样的百姓就是下等的了。”
导读——生下来就懂得很多的人,大约没有。连孔子也说自己是“学而知之”的。那么,学习的人就剩两种情况:知道学习的重要,主动去学习的人;在实践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再去学习的人。情况虽不同,但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都通过“学”到达了“知”。只有那些不懂又不学的人,是万劫不复,永远也无救的下等贱人。生而知之者,神也;学而知之者,圣也;困而学之者,众人也;困而不学者,下愚不移之人也。人是有高低贵贱之别的,这种差别,不是来自于血缘、出身,而是自身的修为。
P418
子夏曰: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今译——子夏说:“做官而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而有余力便去做官。”
导读——“仕而优则学”,我们不大听人说起; “学而优则仕”,则成了国人的口头禅。这是一种很值得反思的文化现象,我们从中可以感觉到中国的“官本位”文化影响之深。到了科举考试时代,做官要考试,考试当然要选拔成绩优秀的,于是,这个“学而优则仕”就成了——学习好了,就可以做官了。其实,子夏这里说的,应该是孔门包括他自己的门风:做官,有了闲暇,或有了间歇,就来跟老师学习一段时间;学习,有了间歇和机会,就出去做做官。来去自由——这是一种非常值得我们羡慕的生活方式。要知道,孔子开创的私学,并非我们今天的学校,有一定的学制,有一定的年龄,有一定的人籍和毕业要求。它是成人的终生学习和生活方式,无学制,无年限,无时限,无人籍,无毕业。所以,孔子的学生,如冉求,如子路,如子贡,等等等等,都是有时在学,有时在仕,仕与学,学与仕,两种状态,随时转换。如果像后世理解的那样,把“学而优则仕”解释为学习好了就去做官,那么,难道“仕而优则学”倒成了“官做好了要来学习”?做不好的反倒要一直做下去?
参考
- 《论语》导读 鲍鹏山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7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