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对中国人的影响非常深远,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元典”。

在学生时代,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学习过论语中的部分内容,然而仅靠部分只言片语,加之年代久远,部分文字与今天的使用习惯相去甚远,我们很难理解《论语》的精神内核,有些时候还会断章取义。

如今,重读鲍鹏山先生解读的《论语》,通过理性客观的解析,还原了更加真实的孔子,也对之前一知半解的“温故而知新”,“以直报怨”,“学而优则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Read More

本书从技术视角,阐述了新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这些技术包括弩、枪炮、活字印刷、蒸汽机、核能、人工智能等。

社会是复杂的,妄想从历史中抽丝剥茧,找出决定历史演进的关键因素是不现实的,无论是英雄人物还是技术,将任何一个归因放大都是不可取的。然而,以往的历史书经常记录王侯将相,让我们误以为某个人在历史进程中起了决定作用,但实际上,有很多不起眼的小人物,或者技术,又或者其他因素,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本书帮我们从技术角度来看待社会的发展,真是开了脑洞,值得推荐。

作者知识广博,对史料的运用也是信手拈来,文笔流畅,读起来酣畅淋漓。但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于部分专家观点的不懈甚至否定,有点过于偏激,感觉就像在写高考作文或者参加辩论赛,对别人的论点全面否定才能证明自己的眼光独到。个人认为,在这一点上,有点减分。

总体而言,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

Read More

本书主要收录了蔡元培先生给学生授课所用的《华工学校讲义》和《中学修身教科书》,还有数篇关于道德修养的演讲稿,充分体现了蔡元培先生对于现代中国人应具有的道德素养的总体构想。

书中内容,主要是用半白话,半文言文方式写成的。既有中华传统文化,还有欧美进步思想。时隔近百年,仍被蔡元培先生学贯中西,迫切想提升民族道德修养的精神所感动。

先生在书中多次强调,体育、美育、德育的重要作用,我想这也是当下内卷时代最应该“卷”的方向。

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而精神生活却极度匮乏,这部一百年前的书仍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Read More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性,在于正确理解生活。——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本书成书于1932年,距今将近100年,书中谈到了童年、家庭、学校等方方面面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也举了很多案例,虽然感觉不成体系,但是有些观点还是值得反复咀嚼的。

Read More